借《沉默的荣耀》热梗学考研:台湾光复纪念日不可错过的考点解析
院校招生 | 21小时前 | 文章来源:都学MBA
近日,一部名叫《沉默的荣耀》的谍战片,在央视播出后迅速出圈了,并在海峡两岸引发了热议,尤其是台湾地区反响强烈。

这部剧讲的是什么题材?为何会引起官方如此重视?这背后与我们考研人有什么影响?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一一讲述:从《沉默的荣耀》热剧爆火,到“台湾光复纪念日”设立的意义,以及该热点事件背后的政治考点:
《沉默的荣耀》:牺牲背后的两岸血脉联结
“若一去不回,便一去不回。”
电视剧《沉默的荣耀》中吴石将军的这句低语,让无数观众读懂了隐蔽战线英雄的决绝。
这部聚焦1949至1950年台湾地下斗争的剧集,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,以吴石、朱枫、陈宝仓、聂曦等烈士为原型,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谍战史诗,再现1949~1950年的那场生死暗战。
让我们得以穿透历史的烟尘,再次回望那段隐秘而伟大的征程……

其实这部剧的大火绝非偶然:它让尘封的历史走出档案,印证了两岸同胞在生死考验中始终 “未曾并肩,却始终同行” 的血脉羁绊。当观众为英雄的牺牲落泪时,实则是对 “两岸同属一家” 的情感认同被唤醒。
这种认同恰是理解台湾光复纪念日的情感基石——正如剧中英雄用生命守护的民族大义,台湾光复本身就是两岸同胞共同抗争的伟大成果。
台湾光复纪念日:历史铁证与时代意义
80年前的历史:
1945年10月25日,台北公会堂的受降仪式上,中国政府代表庄严宣告台湾重归中国版图,终结了日本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。这个被定为 “台湾光复节” 的日子,则承载着三重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:

从民族维度看,它是洗雪国耻的象征。甲午战争后《马关条约》割让台湾的伤痛,在这一刻得到彻底抚慰,成为中华民族从危亡中崛起的关键标志。
从主权维度讲,它使中国东南海疆防线重归完整,以历史事实巩固了 “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” 的法理根基。
从国际维度而言,台湾光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果,《开罗宣言》《波茨坦公告》等国际法文件构成的完整链条,确认了其不可撼动的合法性。
80年后的现在:
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,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、第二次全体会议。
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。决定指出,1945年,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前仆后继、浴血奋战,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,台湾随之光复,重回祖国怀抱。(政治重要考点)

在当下,这个纪念日更成为驳斥 “台独” 的利器。民进党当局取消纪念活动、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,恰恰反衬出光复记忆的珍贵 ——它提醒两岸同胞,统一是历史必然,分裂行径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。
26考研政治考点梳理与押题预测
台湾光复纪念日涉及的历史事实与法理依据,是考研政治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“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” 的高频考点,核心内容与预测题目如下:
(一)核心知识点
历史脉络:甲午战争《马关条约》割台→日据时期台湾同胞武装抗争(40万民众牺牲)→抗战胜利后受降仪式(1945.10.25)→1946年确立 “光复节”。
法理依据:《开罗宣言》“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”、《波茨坦公告》“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” 构成国际法基础。

现实意义:
凝聚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:台湾光复不仅是领土回归节点,更承载两岸同胞共抗侵略、守护尊严的集体记忆。从日据时期台湾同胞武装抗争,到抗战胜利后共庆光复的场景,成为联结两岸情感、培育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重要纽带。
传承正确历史认知的重要载体:台湾光复史清晰展现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,是驳斥错误观点、纠正认知偏差的关键依据。纪念这一节日,能让更多人了解台湾 “被侵占—回归” 完整历程,树立对两岸关系历史脉络的正确认知,避免历史记忆被歪曲。
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文化基础:光复以来,两岸文化、经济、社会交流始终以共同历史记忆为底色。台湾光复蕴含的 “两岸一家亲” 理念,为两岸务实交流、互利共赢提供文化支撑,助力营造友好交流氛围。

(二)题目预测
【选择题】下列国际文件中,明确规定将台湾及附属岛屿归还中国的是( )
A.《马关条约》
B.《开罗宣言》
C.《南京条约》
D.《北京条约》
答案:B
解析:《开罗宣言》明确提出 “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”,包括台湾及澎湖列岛;《马关条约》为清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,其余两项与台湾归属无关。
【分析题】结合电视剧《沉默的荣耀》展现的台湾同胞抗争历史,说明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历史意义,并阐述抗日战争胜利与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。
答题思路:
首先结合日据时期台湾同胞的抗争史实,分析光复对洗雪国耻、凝聚民族认同的意义;
其次链接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历史价值,指出抗日战争是民族复兴的转折点;
最后强调台湾光复作为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,为民族复兴奠定了领土与精神基础。
都学课堂MPAcc全程班。选MPAcc,上都学课堂
2026研考 | 2026年山东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



报名进行中 | 一图了解北京化工大学MBA、MEM
《对话港澳硕博项目》专访岭南大学商学研究博士项目主任李庆赟博士
上海交大科技金融MBA:成为掌握“科技+金融”双引擎的稀缺人才
问老师
手机看课
微信关注
我有意见